近期,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印遇龙领衔的科研团队,在仔猪肌肉生长阻滞发生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在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免疫应激普遍存在于断奶仔猪饲养环节,导致仔猪肌肉蛋白质降解和生长阻滞,影响肥育阶段的产肉率和肉品质,给养猪业带来经济损失。因此,有效缓解仔猪免疫应激是当前养猪生产亟待解决的难题。然而,目前对免疫应激仔猪肌肉蛋白质降解和生长阻滞的发生机制知之甚少,使得营养调控措施针对性不强,影响仔猪的健康养殖。
该团队探讨了免疫应激下断奶仔猪肠道、肝脏和肌肉组织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规律,发现免疫应激对肠道和肝脏组织的损伤可在15天内缓慢修复,而肌肉组织损伤不能修复;肌肉损伤发生的主要时期是应激早期,肌肉重量与仔猪体重呈显著正相关,提示断奶可诱发肌肉生长受阻,进而影响养猪生产效益。利用慢性免疫应激模型,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免疫应激造成断奶仔猪肌肉生长阻滞的机制与肠道微生物Bacteroidetes丰度下降、系统性炎症增加以及线粒体动力学稳态破坏等有关。上述成果为促进仔猪肌肉生长和提高其生长性能的营养调控提供了靶点。
相关研究成果以LPS-related muscle loss is associated with the alteration of Bacteroidetes abundance, systemic inflammation, and mitochondrial morphology in a weaned piglet model为题,发表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湖南省科技人才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生猪产业体系专项资金等的支持。
TAGS:
食品安全 中国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图文仅供行业学习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业用途。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及文章内容中图文的真实性、完整性等未经本站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上一篇: 大豆田杂草的抗药性及治理对策
下一篇: 春季茶园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